1. <td id="g5m99"></td>
    2. <acronym id="g5m99"></acronym>
    3. <td id="g5m99"><option id="g5m99"></option></td><pre id="g5m99"></pre>
      <pre id="g5m99"><strong id="g5m99"><xmp id="g5m99"></xmp></strong></pre>
        <td id="g5m99"></td>
        你好,歡迎來到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官方網站,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 2017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報告

        更新時間:2018-08-27   瀏覽次數:92次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

        組織)名稱

        洛陽雙瑞萬基鈦業

        有限公司

        地址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產業集聚區

        聯系人

        王麗娟

        聯系方式

        0379-67325307/15194551209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是否是委托方? √ □否,如否,請填寫以下內容。

        委托方名稱        /        地址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電話、email       /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所屬行業領域

        工業其他(冶金行業)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是否為獨立法人

        核算和報告依據

        《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

        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初始)版本/日期

        /

        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最終)版本/日期

        2018810

        排放量

        按指南核算的企業法人邊界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tCO2e

        按補充數據表填報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tCO2e

        初始報告的排放量

        /

        /

        經核查后的排放量

        161984.1906

        /

        初始報告排放量和經核查后排放量差異的原因

        企業未進行初始填報

        /

        核查結論

        1.排放報告與核算指南的符合性;

        經核查,核查組確認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提交的2017年度最終版排放報告中的企業基本情況、核算邊界、活動水平數據、排放因子數據以及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相關要求;

        2.排放量聲明

        按照核算方法和報告指南核算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聲明(包括六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和溫室氣體總排放量。

        年份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噸)

        能源作為 原材料用途CO2排放(噸)

        工業過程排放(噸)

        凈購入電力隱含的排放(噸)

        凈購入熱力隱含的排放(噸)

        總排放量(噸)

        2017

        30.6296

        17502.9021

        0

        125015.9684

        19434.6904

        161984.1906

        3.排放量存在異常波動的原因說明:

        無。

        4.核查過程中未覆蓋的問題或者特別需要說明的問題描述。

        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2017年度的核查過程中無未覆蓋或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

        核查組長

         

        簽名

        日期

        20180810

        核查組成員

           李俊峰  王興魏

        技術復核人

         

        簽名

        日期

        2018810

        批準人

        孫曉波

        簽名

        日期

        2018810


          


         TOC \o "1-3" \h \z \u 1                  概述... PAGEREF _Toc521670799 \h 1

        1.1              核查目的... PAGEREF _Toc521670800 \h 1

        1.2              核查范圍... PAGEREF _Toc521670801 \h 1

        1.3              核查準則... PAGEREF _Toc521670802 \h 2

        2                  核查過程和方法... PAGEREF _Toc521670803 \h 3

        2.1              核查組安排... PAGEREF _Toc521670804 \h 3

        2.2              文件評審... PAGEREF _Toc521670805 \h 3

        2.3              現場訪問... PAGEREF _Toc521670806 \h 4

        2.4              核查報告編寫及內部技術復核... PAGEREF _Toc521670807 \h 5

        3                  核查發現... PAGEREF _Toc521670808 \h 6

        3.1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 PAGEREF _Toc521670809 \h 6

        3.2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設施邊界及排放源識別... PAGEREF _Toc521670810 \h 12

        3.2.1          邊界識別... PAGEREF _Toc521670811 \h 12

        3.2.2          固定排放設施識別... PAGEREF _Toc521670812 \h 12

        3.3              核算方法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13 \h 13

        3.4              核算數據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14 \h 14

        3.4.1          活動水平數據的符合性... PAGEREF _Toc521670815 \h 14

        3.4.2          排放因子數據的符合性... PAGEREF _Toc521670816 \h 21

        3.5              法人邊界排放量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17 \h 23

        3.5.1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18 \h 23

        3.5.2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19 \h 24

        3.5.3          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20 \h 24

        3.5.4          企業凈購入電力隱含的CO2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21 \h 24

        3.5.5          企業凈購入熱力隱含的CO2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22 \h 24

        3.5.6          排放量匯總... PAGEREF _Toc521670823 \h 24

        3.6              配額分配相關補充數據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24 \h 25

        3.7              質量保證和文件存檔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25 \h 25

        3.8              其他核查發現... PAGEREF _Toc521670826 \h 25

        4                  核查結論... PAGEREF _Toc521670827 \h 26

        4.1              核算、報告與方法學的符合性... PAGEREF _Toc521670828 \h 26

        4.2              本年度排放量的聲明... PAGEREF _Toc521670829 \h 26

        4.3              核查過程未覆蓋到的問題的描述... PAGEREF _Toc521670830 \h 26

        5                  附件... PAGEREF _Toc521670831 \h 27

        附件1:不符合清單... PAGEREF _Toc521670832 \h 27

        附件2:對今后核算活動的建議... PAGEREF _Toc521670833 \h 28

        6                  排放單位提供的部分支持性文件:... PAGEREF _Toc521670834 \h 30



        1         概述

        1.1       核查目的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7]1989號)、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的要求,河南卡斯特環??萍加邢薰惊毩⒐亻_展核查工作,確保數據完整準確。核查的具體目的包含如下內容:

        -       確認受核查方提供的二氧化碳排放報告及其支持文件是否是完整可信,是否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

        -       確認受核查方提供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補充數據》(以下簡稱《補充數據》)及其支持文件是否完整可信,是否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和補充數據表填寫的要求;

        -       根據《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對記錄和存儲的數據進行評審,確認數據及計算結果是否真實、可靠、正確。

        1.2       核查范圍

        此次核查范圍為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排放單位”)核算邊界內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碳排放權交易配額數據(暫未涉及),涉及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及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1.3       核查準則

        根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第三方核查參考指南》和《排放監測計劃審核和排放報告核查參考指南》,為了確保真實公正獲取受核查方的碳排放信息,本項目的核算準則包括: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17號)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7〕1989號)

        -       《排放監測計劃審核和排放報告核查參考指南》

        -       《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核算指南”)

        -       《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 17167-2006)

        -       《DL/T448-2000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

        -       IPCC 編制指南及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




        2         核查過程和方法

        2.1       核查組安排

        根據審核員的專業領域和技術能力、二氧化碳重點排放單位的規模和經營場所數量等實際情況,河南卡斯特環??萍加邢薰举|量管理委員會指定了本項目的核查組組成及技術復核人。

        核查組由不少于兩名有備案資質的核查員組成,其中至少一人具備該行業領域的備案資質,并指定一名核查組長。并指定不少于一名技術復核人做質量復核,技術復核人為具備該行業領域備案資質的核查員。核查組組成及技術復核人見 REF _Ref382506025 \h  \* MERGEFORMAT 表3-1和 REF _Ref382510002 \h  \* MERGEFORMAT 表3-2。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核查組成員表

        序號

        姓名

        核查工作分工

        1

        魏凱

        核查組組長

        主要負責項目分工及質量控制,并參加現場訪問

        2

        賀松

        核查組成員

        主要負責文件評審、撰寫核查報告,并參加現場訪問

        3

        李俊峰

        核查組成員

        參與文件評審、撰寫核查報告

        4

        王興魏

        核查組成員

        參與文件評審以及撰寫核查報告,并參加現場訪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技術復核組成員表

        序號

        姓名

        核查工作分工

        1

        楊濤

        質量復核

        2.2       文件評審

        核查組于2018年7月19日對如下文件進行了文件評審:二氧化碳重點排放單位提供的支持性文件,詳見核查報告附件3 “參考文件”。

        核查組通過評審以上文件,識別出現場訪問的重點為:現場查看企業的實際排放設施和測量設備,現場查閱企業的支持性文件,通過交叉核對判斷排放報告中的活動水平和排放因子數據是否真實、可靠、正確。

        核查組在評審最終排放報告的基礎上形成核查發現及結論,并編制本核查報告。

        2.3       現場訪問

        核查組于2018年7月20日對排放單位進行了現場訪問?,F場訪問的流程主要包括首次會議、收集和查看現場前未提供的支持性材料、現場查看相關排放設施及測量設備、與排放單位進行訪談、核查組內部討論、末次會議6個子步驟?,F場訪問的時間、對象及主要內容如 REF _Ref382510764 \h  \* MERGEFORMAT 表3-3所示: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3現場訪問記錄表

        時間

        訪談對象

        (姓名/職位)

        部門

        訪談內容

        2018720

        綜合

        ?  簡介排放單位的基本情況;

        ?  介紹開展能源管理與節能環保工作的成果及未來計劃。

        ?  介紹排放單位企業用能及能源管理現狀;

        ?  帶領核查員檢查現場的排放設施及測量設備及回答相關問題;

        ?  回答數據的監測、收集和獲取過程有關問題。

        2018720

        安環

        文件評審及現場訪問的核查發現將具體在報告的第三部分詳細描述。

        2.4       核查報告編寫及內部技術復核

        核查組于2018年8月8日編制出核查報告初稿,2018年8月10日形成最終核查報告。

        為保證核查質量,核查工作實施組長負責制、技術復核人復核制、質量管理委員會把關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即對每一個核查項目均執行三級質量校核程序,且實行質量控制前移的措施及時把控每一環節的核查質量。核查工作的第一負責人為核查組組長。核查組組長負責在核查過程中對核查組成員進行指導,并控制最終排放報告及最終核查報告的質量;技術復核人負責在最終核查報告提交給客戶前控制最終排放報告、最終核查報告的質量;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核查工作整體質量的把控,以及報告的批準工作。


        3         核查發現

        3.1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

        核查組通過評審排放單位的《營業執照》以及《機構簡介》、查看現場、現場訪談排放單位,確認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如下:

        (一)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簡介

        -       排放單位名稱: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03237751167548

        -       所屬行業:其他貴金屬冶煉(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法人代表:姜建偉

        -       注冊資本金:43100萬元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

        -       成立時間:2005年5月19日

        -       所有制性質:國有企業

        -       隸屬關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二)排放單位的組織機構

        排放單位的組織機構圖如 REF _Ref382511030 \h  \* MERGEFORMAT 圖 3?1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副總經理(生產安全)


        副總經理(工程保障)


        副總經理(質量技術)


        質量管理部


        銷售部



        財務部

        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

        安環部

        公司辦公室





        技術中心

        財務總監


        采購部

        成品車間


        還蒸車間    


        電解車間


        氯化車間


        機電車間


        。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排放單位使用的能源品種

        排放源

        能源品種

        直接/間接排放設施

        直接排放

        天然氣

        食堂使用等

        柴油

        叉車等消耗

        石油焦

        能源作為原材料排放

        間接排放

        電力

        電解槽、還蒸爐、擴散泵、空壓機、職工宿舍等消耗

        熱力

        循環水熱水泵、循環水冷水泵使用消耗。

        -       能源計量統計情況:排放單位具有詳細的企業《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其中包含企業柴油、天然氣、電力和熱力月消耗量等。

        -       能源審計情況:未做能源審計。

        -       年度能源統計報告:未向統計局上報天然氣、熱力、電力以及汽油消耗量。

        (五)二氧化碳重點排放單位的廢棄物處理現狀

        排放單位不涉及廢棄物處理。

        (六)以往年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履約情況

        排放單位為非重點排放單位,未納入全國及試點碳交易市場,無需履約。

        綜上所述,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中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真實、正確。

        3.2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設施邊界及排放源識別

        3.2.1        邊界識別

        通過文件評審及現場訪問過程中查閱相關資料、與受核查方代表訪談,核查組確認受核查方為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因此企業邊界為受核查方控制的所有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以及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經現場勘查確認,受核查企業邊界為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產業集聚區內,不涉及下轄單位或分廠。

        核算和報告范圍包括:化石燃料燃燒、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工業生產過程排放、企業凈購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CO2排放。核查組通過文件評審、與企業相關人員交談、現場核查,確認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種類為二氧化碳。

        因此,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終版)》的核算邊界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

        3.2.2        固定排放設施識別

        核查組通過查看現場、審閱《企業簡介》、《工藝流程圖》、《廠區布局圖》、《雙瑞萬基主要設備能耗一覽表》、《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以及現場訪談排放單位,確認核算邊界內的排放設施和排放源信息 REF _Ref382511823 \h  \* MERGEFORMAT 表3-2所示。核查組對所有的設施進行了現場核查。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排放單位碳排放源識別表

        序號

        排放源

        分類

        設備名稱/規格型號

        臺數

        設備位置

        備注(2017年設施的變化情況:新投產、退出)

        1

        凈購入電力

        電解槽(非標設備)

        14

        電解工序

        -

        2

        凈購入電力

        氯壓機(LYJ1800-3.5

        5

        氯氣工序

        -

        3

        凈購入電力

        鎂精煉爐(非標設備)

        6

        電解工序

        -

        4

        凈購入電力

        還蒸爐(非標設備)

        47

        還蒸工序

        -

        5

        凈購入電力

        滑閥泵(H-8A

        118

        還蒸工序

        -

        6

        凈購入電力

        擴散泵(KT-800

        47

        還蒸工序

        -

        7

        凈購入電力

        循環水冷水泵(KQW/C200/435-(10/4CT

        6

        公司公輔系統

        -

        8

        凈購入電力

        循環水熱水泵(GTW250-315B

        6

        公司公輔系統

        -

        9

        凈購入熱力

        E500換熱器(0.4t/t-TiCl4,年產40000TiCl4

        2

        四氯化鈦工序

        -

        10

        凈購入熱力

        E502換熱器(0.35t/t-TiCl4,年產40000TiCl4

        1

        四氯化鈦工序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僅涉及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能源的原材料用途排放、企業凈購入電力以及熱力隱含的CO2排放,不涉及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3.3       核算方法的核查

        核查組通過評審2017年排放報告,確認排放單位的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活動水平數據、排放因子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

        3.4       核算數據的核查

        3.4.1        活動水平數據的符合性

        核查組通過查閱支持性文件及訪談排放單位,對排放單位的每一個活動水平數據的核算參數的單位、數據來源、監測方法、監測頻次、記錄頻次、數據缺失處理進行了核查,并對數據進行了交叉核對。

        核查組對活動水平數據的具體核對結果如下:

        1)活動水平數據1天然氣消費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3對天然氣消費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0.5979

        單位

        萬立方米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的數據一致。

        監測方法

        天然氣表測量

        監測頻次

        連續監測

        記錄頻次

        每月記錄、每年匯總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天然氣消費量的數據核對具體數據見 REF _Ref382512052 \h  \* MERGEFORMAT 3-4。無其他交叉核對數據。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消費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耗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天然氣消耗供食堂使用,消耗量較低,核查組確認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4天然氣消耗量的月數據核對 (單位:萬Nm3

        月度

        天然氣消耗量(Nm3

        原材料消耗情況統計表

        1

        0.0636

        2

        0.0000

        3

        0.1603

        4

        0.0000

        5

        0.0000

        6

        0.1221

        7

        0.0000

        8

        0.0000

        9

        0.1484

        10

        0.1035

        11

        0.0000

        12

        0.0000

        總計

        0.5979

        排放報告

        總計

        0.5979

        2)活動水平數據2天然氣平均低位發熱值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5 對天然氣的平均低位發熱值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389.31

        單位

        GJ/Nm3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平均低位發熱值數據正確。

        3)活動水平數據3電力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6 對電力消耗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237808.5760

        單位

        兆瓦時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REF _Ref382512332 \h  \* MERGEFORMAT 3-7所示,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中電力消耗的數據一致。

        監測方法

        電表測量

        監測頻次

        連續監測

        記錄頻次

        每月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電力消費量的數據核對具體數據見 REF _Ref382512332 \h  \* MERGEFORMAT 3-7。結論如下:

        1)電費發票: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的電費發票,發票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電力消耗數據分別相差-5.02%-5.63%,經與排放單位確認,兩者統計周期不同,發票數據不能體現車間實際消耗情況,存在一定差異。

        2電力消耗明細單: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各車間電力消耗明細單,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電力消耗數據分別相差-0.1%-0.8%,兩者存在略微差異,經與排放單位確認,制表周期不同,核查組確認,企業能源消耗月報表數據準確。

        3)財務提供的數據統計表:核查組核對了財務提供的電力月度消耗統計表,其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的數據相差-11.28%,經與排放單位確認,財務統計數據與購買電力,不能代表企業實際能源消耗量,且兩者統計周期不同。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電力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實際能源消耗量統計出來的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電力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7電力消耗量的數據核對(單位:兆瓦時)

        月份

        最終

        排放報告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數據源)

        電費發票

        電力消耗明細單

        財務數據統計表

        1

        237808.5760

        19818.5460

        /

        /

        18835.845

        2

        20123.8220

        /

        /

        20800.208

        3

        19086.9790

        /

        /

        1531.251

        4

        20402.4630

        /

        /

        19379.062

        5

        19833.4190

        18837.799

        19812

        18840.685

        6

        20689.9100

        /

        /

        19680.699

        7

        19250.7820

        /

        /

        18286.231

        8

        20395.9590

        /

        /

        19862.391

        9

        20485.5080

        /

        /

        19521.243

        10

        20071.6440

        18941.724

        19909.9

        18941.724

        11

        18339.6810

        /

        /

        17427.482

        12

        19309.8630

        /

        /

        17882.25

        合計

        237808.5760

        237808.5760

        /

        /

        210989.071

        4)活動水平數據4熱力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8對熱力消耗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176679.0040

        單位

        GJ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監測方法

        流量計監測

        監測頻次

        連續監測

        記錄頻次

        每次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熱力消費量的數據核對具體數據見表3-9。結論如下:

        1)購買熱力發票: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的熱力發票,發票數據為熱量噸數,根據排放單位提供的蒸汽溫度壓力[1](蒸汽溫度:280-290℃,壓力0.8-1.2MPa,流量4.5-4.6M3/h),同時根據《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中公式(21)將質量單位計量的蒸汽轉換為熱量 ,具體計算公式為蒸汽熱量=蒸汽質量×(蒸汽焓值-83.74)×10-3,通過計算發現兩者相差11.3%,通過熱量噸數計算得到熱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焓值取定,會存在一定誤差,核查組以企業能源消耗統計表為準。

        2熱力消耗明細單: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的熱力結算明細表,結算表數據為熱量噸數,根據排放單位提供的蒸汽溫度壓力(蒸汽溫度:280-290℃,壓力0.8-1.2MPa,流量4.5-4.6M3/h),同時根據《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中公式(21)將質量單位計量的蒸汽轉換為熱量 ,具體計算公式為蒸汽熱量=蒸汽質量×(蒸汽焓值-83.74)×10-3,通過計算發現兩者相差11.3%,通過熱量噸數計算得到熱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焓值取定,會存在一定誤差,核查組以企業能源消耗統計表為準。

        3)財務提供的數據統計表:核查組核對了財務提供的熱力月度消耗統計表,其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的數據相差11.82%,經與排放單位確認,過熱量噸數計算得到熱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焓值取定,會存在一定誤差,核查組以企業能源消耗統計表為準。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熱力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熱力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9熱力消耗量的數據核對(單位:吉焦)

        月份

        最終排放報告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數據源)

        購熱發票

        熱力消耗明細單

        財務數據統計表

        1

        176679.004

        17214.336

        /

        /

        19166.86602

        2

        17256.528

        /

        /

        19213.84364

        3

        17264.439

        /

        /

        19222.65194

        4

        17264.439

        /

        /

        19222.65194

        5

        13066.335

        14548.37946

        14548.37946

        14548.37946

        6

        13348.494

        /

        /

        14862.54225

        7

        13493.529

        /

        /

        15024.02779

        8

        13815.243

        /

        /

        15382.23209

        9

        13838.98

        /

        /

        15408.657

        10

        13867.983

        15440.95411

        14548.37946

        15440.95411

        11

        11834.856

        /

        /

        14028.68962

        12

        14413.842

        /

        /

        16048.72697

        合計

        176679.004

        176679.004

        /

        /

        197570.2228

        5)活動水平數據5柴油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0對石油焦耗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5.7178

        單位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統計數據見表3-13。

        監測方法

        按批次監測

        監測頻次

        每天監測,并進行匯總

        記錄頻次

        按批次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無法進行交叉核對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柴油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汽油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1對柴油消耗量數據核對

        月度

        柴油使用量(t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1

        0.3995

        2

        0.6205

        3

        0.357

        4

        0.506

        5

        0.366

        6

        1.3685

        7

        0.45135

        8

        0.2805

        9

        0.3655

        10

        0.3528

        11

        0.1913

        12

        0.4588

        總計

        5.7178

        排放報告

        總計

        5.7178

        6)活動水平數據6柴油平均低位發熱值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2對柴油的平均低位發熱值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42.652

        單位

        GJ/t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柴油平均低位發熱值數據正確。

        7)活動水平數據6石油焦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3對石油焦消耗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5341

        單位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企業2017年產量、消耗明細統計表,統計數據見表3-14。

        監測方法

        /

        監測頻次

        /

        記錄頻次

        按批次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無法進行交叉核對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石油焦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石油焦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4對石油焦消耗量數據核對

        月度

        石油焦使用量(t

        企業2017年產量、消耗明細統計表

        1

        423

        2

        493

        3

        411

        4

        440

        5

        493

        6

        414

        7

        408

        8

        399

        9

        489

        10

        435

        11

        436

        12

        500

        總計

        5341

        排放報告

        總計

        5341

        針對活動水平數據,核查組開出了以下不符合,詳細描述及糾正措施見核查報告附件1。

        NC01: 排放單位未進行初始填報。

        排放單位在最終排放報告中進行了糾正,并采取了糾正措施,核查組通過再次核查確認不符合已關閉。

        綜上所述,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中的所有活動水平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3.4.2        排放因子數據的符合性

        核查組通過評審2017年排放報告及訪談排放單位確認,核查組針對排放單位的每一個排放因子的核算參數進行了核查,確認相關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

        1)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5對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的核查

        數據值

        15.3

        單位

        tC/TJ

        數據來源

        《核算指南》附錄二2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數據正確。

        2)天然氣氧化率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6對天然氣碳氧化率的核查

        數據值

        99%

        單位

        -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的碳氧化率數據正確。

        3)電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7對間接排放系數的核查

        數據值

        0.5257

        單位

        tCO2/兆瓦時

        數據來源

        采用華中區域電網平均排放因子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電力消耗排放因子數據正確。

        4)熱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8對熱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的核查

        數據值

        0.11

        單位

        tC/GJ

        數據來源

        國家主管部門公布的熱力供應排放因子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熱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數據正確。

        5)柴油單位熱值含碳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9對柴油單位熱值含碳量的核查

        數據值

        20.2

        單位

        tC/TJ

        數據來源

        《核算指南》附錄二2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柴油單位熱值含碳量數據正確。

        7)柴油氧化率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0對柴油碳氧化率的核查

        數據值

        98%

        單位

        -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柴油的碳氧化率數據正確。

        8)石油焦排放因子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1對石油焦排放因子的核查

        數據值

        3.2771

        單位

        t CO2/t

        數據來源

        《核算指南》中未直接給出石油焦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因子,根據MRV解答平臺蘭炭的含碳量可以根據蘭炭低位發熱值乘以單位熱值含碳量計算得到,石油焦的排放因子采用以上計算方法,即根據《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石油焦低位熱值*單位熱值含碳量*44/12得到石油焦能源作為原材料的排放因子。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石油焦排放因子數據正確。

        綜上所述,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中的所有排放因子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3.5       法人邊界排放量的核查

        根據上述確認的活動水平數據及排放因子,核查組重新驗算了受核查方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結果如下。

        3.5.1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2對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核查

        年度

        種類

        消耗量(萬Nm3

        低位發熱量(GJ/Nm3

        單位熱值含碳量

        tC/TJ)

        碳氧化率(%)

        折算因子

        排放量

        t CO2

        總排放量(t CO2

        A

        B

        C

        D

        E

        F=A*B*10-5*C*D*E

        2017

        天然氣

        0.5979

        389.31

        15.30

        99

        44/12

        12.9280

        30.6296

        柴油

        5.7178

        42.652

        20.2

        98

        44/12

        17.7016


        3.5.2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3對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的核查

        年度

        種類

        消耗量(萬Nm3

        排放因子(t CO2/t

        排放量

        t CO2

        總排放量(t CO2

        A

        B

        F=A*B

        2017

        石油焦

        5341.0000

        3.2771

        17502.9021

        17502.9021

        3.5.3        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不涉及。

        3.5.4        企業凈購入電力隱含的CO2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4對企業凈購入電力隱含的CO2排放的核查

        年度

        外購電力量(MWh

        電力排放因子(tCO2/MWh

        電力間接排放量(tCO2

        A

        B

        C=A*B

        2017

        237808.5760

        0.5257

        125015.9684

        3.5.5        企業凈購入熱力隱含的CO2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5對企業凈購入熱力隱含的CO2排放的核查

        年度

        外購熱力量(MWh

        熱力排放因子(tCO2/GJ

        熱力間接排放量(tCO2

        A

        B

        C=A*B

        2017

        176679.0040

        0.11

        19434.6904

        3.5.6        排放量匯總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6對企業排放總量的核查

        年度

        2017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tCO2

        30.6296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tCO2

        17502.9021

        工業過程排放(tCO2

        0

        企業凈購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CO2排放(tCO2

        144450.6588

        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tCO2

        161984.1906

        綜上所述,核查組通過重新驗算,確認《排放報告(終版)》中的排放量數據計算結果正確,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

        3.6       配額分配相關補充數據的核查

        排放單位為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中貴金屬冶煉企業,不涉及配額分配相關補充數據的核查。

        3.7       質量保證和文件存檔的核查

        核查組通過查閱文件和記錄以及訪談相關人員,對以下內容進行了核查: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指定了專門的人員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工作;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制定了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消耗臺賬記錄,臺賬記錄與實際情況一致;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建立了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文件保存和歸檔管理制度,并遵照執行;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建立了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內部審核制度,并遵照執行。

        3.8       其他核查發現

        無。



        4         核查結論

        通過文件評審、現場訪問、核查報告編寫及內部技術復核,核查組對排放單位2017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報告形成如下核查結論:

        4.1       核算、報告與方法學的符合性

        排放單位的核算與報告均符合方法學《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核查組對本排放報告出具肯定的核查結論。

        4.2       本年度排放量的聲明

        經核查的直接和間接排放量與最終排放報告中的一致。具體聲明如下:

         STYLEREF 1 \s 4- SEQ  \* ARABIC \s 1 1經核查的排放量

        年度

        2017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tCO2

        30.6296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tCO2

        17502.9021

        工業過程排放(tCO2

        0

        企業凈購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CO2排放(tCO2

        144450.6588

        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tCO2

        161984.1906

        4.3       核查過程未覆蓋到的問題的描述

        無。


        5         附件

        附件1:不符合清單

        序號

        不符合描述

        排放者原因分析

        排放者采取的糾正及糾正措施

        核查結論

        1

        排放單位未進行初始填報

        排放單位不了解如何填報

        排放單位已完成最終填報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已完成最終填報


        附件2:對今后核算活動的建議

        1)建議排放單位基于現有的能源管理體系,根據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和細化二氧化碳核算報告的質量管理體系內的規定;

        2)積極與電力公司及天然氣公司溝通,未來進行電表及天然氣表校驗時,努力獲取相應的校驗證書及相關信息;

        3)加強移動源能源消耗統計工作,如柴油、天然氣等統計工作,進一步規范能源消耗臺賬。
        附件3:參考文件

        序號

        文件

        1

        營業執照

        2

        企業簡介

        3

        工藝流程圖

        4

        廠區布局圖

        5

        雙瑞萬基主要設備能耗一覽表

        6

        企業主要產品產量表(還蒸報表)

        7

        2017年年產量及原材料消耗量統計

        8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9

        財務提供的企業水電計算表

        10

        電費發票

        11

        電費結算單

        12

        熱力發票

        13

        熱力結算單

        14

        《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





        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

        2017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報告






















        核查機構名稱:河南卡斯特環??萍加邢薰?u>

        報告簽發日期:2018年8月10日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

        組織)名稱

        洛陽雙瑞萬基鈦業

        有限公司

        地址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產業集聚區

        聯系人

        王麗娟

        聯系方式

        0379-67325307/15194551209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是否是委托方? √ □否,如否,請填寫以下內容。

        委托方名稱        /        地址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電話、email       /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所屬行業領域

        工業其他(冶金行業)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是否為獨立法人

        核算和報告依據

        《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

        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初始)版本/日期

        /

        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最終)版本/日期

        2018810

        排放量

        按指南核算的企業法人邊界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tCO2e

        按補充數據表填報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tCO2e

        初始報告的排放量

        /

        /

        經核查后的排放量

        161984.1906

        /

        初始報告排放量和經核查后排放量差異的原因

        企業未進行初始填報

        /

        核查結論

        1.排放報告與核算指南的符合性;

        經核查,核查組確認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提交的2017年度最終版排放報告中的企業基本情況、核算邊界、活動水平數據、排放因子數據以及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相關要求;

        2.排放量聲明

        按照核算方法和報告指南核算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聲明(包括六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和溫室氣體總排放量。

        年份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噸)

        能源作為 原材料用途CO2排放(噸)

        工業過程排放(噸)

        凈購入電力隱含的排放(噸)

        凈購入熱力隱含的排放(噸)

        總排放量(噸)

        2017

        30.6296

        17502.9021

        0

        125015.9684

        19434.6904

        161984.1906

        3.排放量存在異常波動的原因說明:

        無。

        4.核查過程中未覆蓋的問題或者特別需要說明的問題描述。

        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2017年度的核查過程中無未覆蓋或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

        核查組長

         

        簽名

        日期

        20180810

        核查組成員

           李俊峰  王興魏

        技術復核人

         

        簽名

        日期

        2018810

        批準人

        孫曉波

        簽名

        日期

        2018810


          


         TOC \o "1-3" \h \z \u 1                  概述... PAGEREF _Toc521670799 \h 1

        1.1              核查目的... PAGEREF _Toc521670800 \h 1

        1.2              核查范圍... PAGEREF _Toc521670801 \h 1

        1.3              核查準則... PAGEREF _Toc521670802 \h 2

        2                  核查過程和方法... PAGEREF _Toc521670803 \h 3

        2.1              核查組安排... PAGEREF _Toc521670804 \h 3

        2.2              文件評審... PAGEREF _Toc521670805 \h 3

        2.3              現場訪問... PAGEREF _Toc521670806 \h 4

        2.4              核查報告編寫及內部技術復核... PAGEREF _Toc521670807 \h 5

        3                  核查發現... PAGEREF _Toc521670808 \h 6

        3.1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 PAGEREF _Toc521670809 \h 6

        3.2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設施邊界及排放源識別... PAGEREF _Toc521670810 \h 12

        3.2.1          邊界識別... PAGEREF _Toc521670811 \h 12

        3.2.2          固定排放設施識別... PAGEREF _Toc521670812 \h 12

        3.3              核算方法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13 \h 13

        3.4              核算數據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14 \h 14

        3.4.1          活動水平數據的符合性... PAGEREF _Toc521670815 \h 14

        3.4.2          排放因子數據的符合性... PAGEREF _Toc521670816 \h 21

        3.5              法人邊界排放量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17 \h 23

        3.5.1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18 \h 23

        3.5.2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19 \h 24

        3.5.3          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20 \h 24

        3.5.4          企業凈購入電力隱含的CO2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21 \h 24

        3.5.5          企業凈購入熱力隱含的CO2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22 \h 24

        3.5.6          排放量匯總... PAGEREF _Toc521670823 \h 24

        3.6              配額分配相關補充數據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24 \h 25

        3.7              質量保證和文件存檔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25 \h 25

        3.8              其他核查發現... PAGEREF _Toc521670826 \h 25

        4                  核查結論... PAGEREF _Toc521670827 \h 26

        4.1              核算、報告與方法學的符合性... PAGEREF _Toc521670828 \h 26

        4.2              本年度排放量的聲明... PAGEREF _Toc521670829 \h 26

        4.3              核查過程未覆蓋到的問題的描述... PAGEREF _Toc521670830 \h 26

        5                  附件... PAGEREF _Toc521670831 \h 27

        附件1:不符合清單... PAGEREF _Toc521670832 \h 27

        附件2:對今后核算活動的建議... PAGEREF _Toc521670833 \h 28

        6                  排放單位提供的部分支持性文件:... PAGEREF _Toc521670834 \h 30



        1         概述

        1.1       核查目的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7]1989號)、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的要求,河南卡斯特環??萍加邢薰惊毩⒐亻_展核查工作,確保數據完整準確。核查的具體目的包含如下內容:

        -       確認受核查方提供的二氧化碳排放報告及其支持文件是否是完整可信,是否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

        -       確認受核查方提供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補充數據》(以下簡稱《補充數據》)及其支持文件是否完整可信,是否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和補充數據表填寫的要求;

        -       根據《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對記錄和存儲的數據進行評審,確認數據及計算結果是否真實、可靠、正確。

        1.2       核查范圍

        此次核查范圍為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排放單位”)核算邊界內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碳排放權交易配額數據(暫未涉及),涉及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及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1.3       核查準則

        根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第三方核查參考指南》和《排放監測計劃審核和排放報告核查參考指南》,為了確保真實公正獲取受核查方的碳排放信息,本項目的核算準則包括: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17號)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7〕1989號)

        -       《排放監測計劃審核和排放報告核查參考指南》

        -       《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核算指南”)

        -       《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 17167-2006)

        -       《DL/T448-2000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

        -       IPCC 編制指南及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




        2         核查過程和方法

        2.1       核查組安排

        根據審核員的專業領域和技術能力、二氧化碳重點排放單位的規模和經營場所數量等實際情況,河南卡斯特環??萍加邢薰举|量管理委員會指定了本項目的核查組組成及技術復核人。

        核查組由不少于兩名有備案資質的核查員組成,其中至少一人具備該行業領域的備案資質,并指定一名核查組長。并指定不少于一名技術復核人做質量復核,技術復核人為具備該行業領域備案資質的核查員。核查組組成及技術復核人見 REF _Ref382506025 \h  \* MERGEFORMAT 表3-1和 REF _Ref382510002 \h  \* MERGEFORMAT 表3-2。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核查組成員表

        序號

        姓名

        核查工作分工

        1

        魏凱

        核查組組長

        主要負責項目分工及質量控制,并參加現場訪問

        2

        賀松

        核查組成員

        主要負責文件評審、撰寫核查報告,并參加現場訪問

        3

        李俊峰

        核查組成員

        參與文件評審、撰寫核查報告

        4

        王興魏

        核查組成員

        參與文件評審以及撰寫核查報告,并參加現場訪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技術復核組成員表

        序號

        姓名

        核查工作分工

        1

        楊濤

        質量復核

        2.2       文件評審

        核查組于2018年7月19日對如下文件進行了文件評審:二氧化碳重點排放單位提供的支持性文件,詳見核查報告附件3 “參考文件”。

        核查組通過評審以上文件,識別出現場訪問的重點為:現場查看企業的實際排放設施和測量設備,現場查閱企業的支持性文件,通過交叉核對判斷排放報告中的活動水平和排放因子數據是否真實、可靠、正確。

        核查組在評審最終排放報告的基礎上形成核查發現及結論,并編制本核查報告。

        2.3       現場訪問

        核查組于2018年7月20日對排放單位進行了現場訪問?,F場訪問的流程主要包括首次會議、收集和查看現場前未提供的支持性材料、現場查看相關排放設施及測量設備、與排放單位進行訪談、核查組內部討論、末次會議6個子步驟?,F場訪問的時間、對象及主要內容如 REF _Ref382510764 \h  \* MERGEFORMAT 表3-3所示: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3現場訪問記錄表

        時間

        訪談對象

        (姓名/職位)

        部門

        訪談內容

        2018720

        綜合

        ?  簡介排放單位的基本情況;

        ?  介紹開展能源管理與節能環保工作的成果及未來計劃。

        ?  介紹排放單位企業用能及能源管理現狀;

        ?  帶領核查員檢查現場的排放設施及測量設備及回答相關問題;

        ?  回答數據的監測、收集和獲取過程有關問題。

        2018720

        安環

        文件評審及現場訪問的核查發現將具體在報告的第三部分詳細描述。

        2.4       核查報告編寫及內部技術復核

        核查組于2018年8月8日編制出核查報告初稿,2018年8月10日形成最終核查報告。

        為保證核查質量,核查工作實施組長負責制、技術復核人復核制、質量管理委員會把關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即對每一個核查項目均執行三級質量校核程序,且實行質量控制前移的措施及時把控每一環節的核查質量。核查工作的第一負責人為核查組組長。核查組組長負責在核查過程中對核查組成員進行指導,并控制最終排放報告及最終核查報告的質量;技術復核人負責在最終核查報告提交給客戶前控制最終排放報告、最終核查報告的質量;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核查工作整體質量的把控,以及報告的批準工作。


        3         核查發現

        3.1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

        核查組通過評審排放單位的《營業執照》以及《機構簡介》、查看現場、現場訪談排放單位,確認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如下:

        (一)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簡介

        -       排放單位名稱: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03237751167548

        -       所屬行業:其他貴金屬冶煉(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法人代表:姜建偉

        -       注冊資本金:43100萬元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

        -       成立時間:2005年5月19日

        -       所有制性質:國有企業

        -       隸屬關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二)排放單位的組織機構

        排放單位的組織機構圖如 REF _Ref382511030 \h  \* MERGEFORMAT 圖 3?1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副總經理(生產安全)


        副總經理(工程保障)


        副總經理(質量技術)


        質量管理部


        銷售部



        財務部

        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

        安環部

        公司辦公室





        技術中心

        財務總監


        采購部

        成品車間


        還蒸車間    


        電解車間


        氯化車間


        機電車間


        。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排放單位使用的能源品種

        排放源

        能源品種

        直接/間接排放設施

        直接排放

        天然氣

        食堂使用等

        柴油

        叉車等消耗

        石油焦

        能源作為原材料排放

        間接排放

        電力

        電解槽、還蒸爐、擴散泵、空壓機、職工宿舍等消耗

        熱力

        循環水熱水泵、循環水冷水泵使用消耗。

        -       能源計量統計情況:排放單位具有詳細的企業《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其中包含企業柴油、天然氣、電力和熱力月消耗量等。

        -       能源審計情況:未做能源審計。

        -       年度能源統計報告:未向統計局上報天然氣、熱力、電力以及汽油消耗量。

        (五)二氧化碳重點排放單位的廢棄物處理現狀

        排放單位不涉及廢棄物處理。

        (六)以往年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履約情況

        排放單位為非重點排放單位,未納入全國及試點碳交易市場,無需履約。

        綜上所述,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中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真實、正確。

        3.2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設施邊界及排放源識別

        3.2.1        邊界識別

        通過文件評審及現場訪問過程中查閱相關資料、與受核查方代表訪談,核查組確認受核查方為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因此企業邊界為受核查方控制的所有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以及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經現場勘查確認,受核查企業邊界為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產業集聚區內,不涉及下轄單位或分廠。

        核算和報告范圍包括:化石燃料燃燒、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工業生產過程排放、企業凈購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CO2排放。核查組通過文件評審、與企業相關人員交談、現場核查,確認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種類為二氧化碳。

        因此,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終版)》的核算邊界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

        3.2.2        固定排放設施識別

        核查組通過查看現場、審閱《企業簡介》、《工藝流程圖》、《廠區布局圖》、《雙瑞萬基主要設備能耗一覽表》、《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以及現場訪談排放單位,確認核算邊界內的排放設施和排放源信息 REF _Ref382511823 \h  \* MERGEFORMAT 表3-2所示。核查組對所有的設施進行了現場核查。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排放單位碳排放源識別表

        序號

        排放源

        分類

        設備名稱/規格型號

        臺數

        設備位置

        備注(2017年設施的變化情況:新投產、退出)

        1

        凈購入電力

        電解槽(非標設備)

        14

        電解工序

        -

        2

        凈購入電力

        氯壓機(LYJ1800-3.5

        5

        氯氣工序

        -

        3

        凈購入電力

        鎂精煉爐(非標設備)

        6

        電解工序

        -

        4

        凈購入電力

        還蒸爐(非標設備)

        47

        還蒸工序

        -

        5

        凈購入電力

        滑閥泵(H-8A

        118

        還蒸工序

        -

        6

        凈購入電力

        擴散泵(KT-800

        47

        還蒸工序

        -

        7

        凈購入電力

        循環水冷水泵(KQW/C200/435-(10/4CT

        6

        公司公輔系統

        -

        8

        凈購入電力

        循環水熱水泵(GTW250-315B

        6

        公司公輔系統

        -

        9

        凈購入熱力

        E500換熱器(0.4t/t-TiCl4,年產40000TiCl4

        2

        四氯化鈦工序

        -

        10

        凈購入熱力

        E502換熱器(0.35t/t-TiCl4,年產40000TiCl4

        1

        四氯化鈦工序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僅涉及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能源的原材料用途排放、企業凈購入電力以及熱力隱含的CO2排放,不涉及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3.3       核算方法的核查

        核查組通過評審2017年排放報告,確認排放單位的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活動水平數據、排放因子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

        3.4       核算數據的核查

        3.4.1        活動水平數據的符合性

        核查組通過查閱支持性文件及訪談排放單位,對排放單位的每一個活動水平數據的核算參數的單位、數據來源、監測方法、監測頻次、記錄頻次、數據缺失處理進行了核查,并對數據進行了交叉核對。

        核查組對活動水平數據的具體核對結果如下:

        1)活動水平數據1天然氣消費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3對天然氣消費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0.5979

        單位

        萬立方米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的數據一致。

        監測方法

        天然氣表測量

        監測頻次

        連續監測

        記錄頻次

        每月記錄、每年匯總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天然氣消費量的數據核對具體數據見 REF _Ref382512052 \h  \* MERGEFORMAT 3-4。無其他交叉核對數據。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消費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耗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天然氣消耗供食堂使用,消耗量較低,核查組確認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4天然氣消耗量的月數據核對 (單位:萬Nm3

        月度

        天然氣消耗量(Nm3

        原材料消耗情況統計表

        1

        0.0636

        2

        0.0000

        3

        0.1603

        4

        0.0000

        5

        0.0000

        6

        0.1221

        7

        0.0000

        8

        0.0000

        9

        0.1484

        10

        0.1035

        11

        0.0000

        12

        0.0000

        總計

        0.5979

        排放報告

        總計

        0.5979

        2)活動水平數據2天然氣平均低位發熱值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5 對天然氣的平均低位發熱值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389.31

        單位

        GJ/Nm3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平均低位發熱值數據正確。

        3)活動水平數據3電力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6 對電力消耗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237808.5760

        單位

        兆瓦時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REF _Ref382512332 \h  \* MERGEFORMAT 3-7所示,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中電力消耗的數據一致。

        監測方法

        電表測量

        監測頻次

        連續監測

        記錄頻次

        每月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電力消費量的數據核對具體數據見 REF _Ref382512332 \h  \* MERGEFORMAT 3-7。結論如下:

        1)電費發票: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的電費發票,發票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電力消耗數據分別相差-5.02%-5.63%,經與排放單位確認,兩者統計周期不同,發票數據不能體現車間實際消耗情況,存在一定差異。

        2電力消耗明細單: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各車間電力消耗明細單,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電力消耗數據分別相差-0.1%-0.8%,兩者存在略微差異,經與排放單位確認,制表周期不同,核查組確認,企業能源消耗月報表數據準確。

        3)財務提供的數據統計表:核查組核對了財務提供的電力月度消耗統計表,其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的數據相差-11.28%,經與排放單位確認,財務統計數據與購買電力,不能代表企業實際能源消耗量,且兩者統計周期不同。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電力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實際能源消耗量統計出來的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電力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7電力消耗量的數據核對(單位:兆瓦時)

        月份

        最終

        排放報告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數據源)

        電費發票

        電力消耗明細單

        財務數據統計表

        1

        237808.5760

        19818.5460

        /

        /

        18835.845

        2

        20123.8220

        /

        /

        20800.208

        3

        19086.9790

        /

        /

        1531.251

        4

        20402.4630

        /

        /

        19379.062

        5

        19833.4190

        18837.799

        19812

        18840.685

        6

        20689.9100

        /

        /

        19680.699

        7

        19250.7820

        /

        /

        18286.231

        8

        20395.9590

        /

        /

        19862.391

        9

        20485.5080

        /

        /

        19521.243

        10

        20071.6440

        18941.724

        19909.9

        18941.724

        11

        18339.6810

        /

        /

        17427.482

        12

        19309.8630

        /

        /

        17882.25

        合計

        237808.5760

        237808.5760

        /

        /

        210989.071

        4)活動水平數據4熱力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8對熱力消耗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176679.0040

        單位

        GJ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監測方法

        流量計監測

        監測頻次

        連續監測

        記錄頻次

        每次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熱力消費量的數據核對具體數據見表3-9。結論如下:

        1)購買熱力發票: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的熱力發票,發票數據為熱量噸數,根據排放單位提供的蒸汽溫度壓力[1](蒸汽溫度:280-290℃,壓力0.8-1.2MPa,流量4.5-4.6M3/h),同時根據《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中公式(21)將質量單位計量的蒸汽轉換為熱量 ,具體計算公式為蒸汽熱量=蒸汽質量×(蒸汽焓值-83.74)×10-3,通過計算發現兩者相差11.3%,通過熱量噸數計算得到熱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焓值取定,會存在一定誤差,核查組以企業能源消耗統計表為準。

        2熱力消耗明細單: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的熱力結算明細表,結算表數據為熱量噸數,根據排放單位提供的蒸汽溫度壓力(蒸汽溫度:280-290℃,壓力0.8-1.2MPa,流量4.5-4.6M3/h),同時根據《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中公式(21)將質量單位計量的蒸汽轉換為熱量 ,具體計算公式為蒸汽熱量=蒸汽質量×(蒸汽焓值-83.74)×10-3,通過計算發現兩者相差11.3%,通過熱量噸數計算得到熱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焓值取定,會存在一定誤差,核查組以企業能源消耗統計表為準。

        3)財務提供的數據統計表:核查組核對了財務提供的熱力月度消耗統計表,其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的數據相差11.82%,經與排放單位確認,過熱量噸數計算得到熱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焓值取定,會存在一定誤差,核查組以企業能源消耗統計表為準。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熱力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熱力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9熱力消耗量的數據核對(單位:吉焦)

        月份

        最終排放報告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數據源)

        購熱發票

        熱力消耗明細單

        財務數據統計表

        1

        176679.004

        17214.336

        /

        /

        19166.86602

        2

        17256.528

        /

        /

        19213.84364

        3

        17264.439

        /

        /

        19222.65194

        4

        17264.439

        /

        /

        19222.65194

        5

        13066.335

        14548.37946

        14548.37946

        14548.37946

        6

        13348.494

        /

        /

        14862.54225

        7

        13493.529

        /

        /

        15024.02779

        8

        13815.243

        /

        /

        15382.23209

        9

        13838.98

        /

        /

        15408.657

        10

        13867.983

        15440.95411

        14548.37946

        15440.95411

        11

        11834.856

        /

        /

        14028.68962

        12

        14413.842

        /

        /

        16048.72697

        合計

        176679.004

        176679.004

        /

        /

        197570.2228

        5)活動水平數據5柴油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0對石油焦耗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5.7178

        單位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統計數據見表3-13。

        監測方法

        按批次監測

        監測頻次

        每天監測,并進行匯總

        記錄頻次

        按批次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無法進行交叉核對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柴油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汽油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1對柴油消耗量數據核對

        月度

        柴油使用量(t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1

        0.3995

        2

        0.6205

        3

        0.357

        4

        0.506

        5

        0.366

        6

        1.3685

        7

        0.45135

        8

        0.2805

        9

        0.3655

        10

        0.3528

        11

        0.1913

        12

        0.4588

        總計

        5.7178

        排放報告

        總計

        5.7178

        6)活動水平數據6柴油平均低位發熱值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2對柴油的平均低位發熱值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42.652

        單位

        GJ/t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柴油平均低位發熱值數據正確。

        7)活動水平數據6石油焦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3對石油焦消耗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5341

        單位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企業2017年產量、消耗明細統計表,統計數據見表3-14。

        監測方法

        /

        監測頻次

        /

        記錄頻次

        按批次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無法進行交叉核對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石油焦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石油焦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4對石油焦消耗量數據核對

        月度

        石油焦使用量(t

        企業2017年產量、消耗明細統計表

        1

        423

        2

        493

        3

        411

        4

        440

        5

        493

        6

        414

        7

        408

        8

        399

        9

        489

        10

        435

        11

        436

        12

        500

        總計

        5341

        排放報告

        總計

        5341

        針對活動水平數據,核查組開出了以下不符合,詳細描述及糾正措施見核查報告附件1。

        NC01: 排放單位未進行初始填報。

        排放單位在最終排放報告中進行了糾正,并采取了糾正措施,核查組通過再次核查確認不符合已關閉。

        綜上所述,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中的所有活動水平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3.4.2        排放因子數據的符合性

        核查組通過評審2017年排放報告及訪談排放單位確認,核查組針對排放單位的每一個排放因子的核算參數進行了核查,確認相關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

        1)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5對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的核查

        數據值

        15.3

        單位

        tC/TJ

        數據來源

        《核算指南》附錄二2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數據正確。

        2)天然氣氧化率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6對天然氣碳氧化率的核查

        數據值

        99%

        單位

        -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的碳氧化率數據正確。

        3)電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7對間接排放系數的核查

        數據值

        0.5257

        單位

        tCO2/兆瓦時

        數據來源

        采用華中區域電網平均排放因子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電力消耗排放因子數據正確。

        4)熱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8對熱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的核查

        數據值

        0.11

        單位

        tC/GJ

        數據來源

        國家主管部門公布的熱力供應排放因子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熱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數據正確。

        5)柴油單位熱值含碳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9對柴油單位熱值含碳量的核查

        數據值

        20.2

        單位

        tC/TJ

        數據來源

        《核算指南》附錄二2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柴油單位熱值含碳量數據正確。

        7)柴油氧化率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0對柴油碳氧化率的核查

        數據值

        98%

        單位

        -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柴油的碳氧化率數據正確。

        8)石油焦排放因子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1對石油焦排放因子的核查

        數據值

        3.2771

        單位

        t CO2/t

        數據來源

        《核算指南》中未直接給出石油焦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因子,根據MRV解答平臺蘭炭的含碳量可以根據蘭炭低位發熱值乘以單位熱值含碳量計算得到,石油焦的排放因子采用以上計算方法,即根據《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石油焦低位熱值*單位熱值含碳量*44/12得到石油焦能源作為原材料的排放因子。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石油焦排放因子數據正確。

        綜上所述,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中的所有排放因子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3.5       法人邊界排放量的核查

        根據上述確認的活動水平數據及排放因子,核查組重新驗算了受核查方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結果如下。

        3.5.1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2對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核查

        年度

        種類

        消耗量(萬Nm3

        低位發熱量(GJ/Nm3

        單位熱值含碳量

        tC/TJ)

        碳氧化率(%)

        折算因子

        排放量

        t CO2

        總排放量(t CO2

        A

        B

        C

        D

        E

        F=A*B*10-5*C*D*E

        2017

        天然氣

        0.5979

        389.31

        15.30

        99

        44/12

        12.9280

        30.6296

        柴油

        5.7178

        42.652

        20.2

        98

        44/12

        17.7016


        3.5.2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3對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的核查

        年度

        種類

        消耗量(萬Nm3

        排放因子(t CO2/t

        排放量

        t CO2

        總排放量(t CO2

        A

        B

        F=A*B

        2017

        石油焦

        5341.0000

        3.2771

        17502.9021

        17502.9021

        3.5.3        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不涉及。

        3.5.4        企業凈購入電力隱含的CO2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4對企業凈購入電力隱含的CO2排放的核查

        年度

        外購電力量(MWh

        電力排放因子(tCO2/MWh

        電力間接排放量(tCO2

        A

        B

        C=A*B

        2017

        237808.5760

        0.5257

        125015.9684

        3.5.5        企業凈購入熱力隱含的CO2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5對企業凈購入熱力隱含的CO2排放的核查

        年度

        外購熱力量(MWh

        熱力排放因子(tCO2/GJ

        熱力間接排放量(tCO2

        A

        B

        C=A*B

        2017

        176679.0040

        0.11

        19434.6904

        3.5.6        排放量匯總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6對企業排放總量的核查

        年度

        2017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tCO2

        30.6296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tCO2

        17502.9021

        工業過程排放(tCO2

        0

        企業凈購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CO2排放(tCO2

        144450.6588

        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tCO2

        161984.1906

        綜上所述,核查組通過重新驗算,確認《排放報告(終版)》中的排放量數據計算結果正確,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

        3.6       配額分配相關補充數據的核查

        排放單位為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中貴金屬冶煉企業,不涉及配額分配相關補充數據的核查。

        3.7       質量保證和文件存檔的核查

        核查組通過查閱文件和記錄以及訪談相關人員,對以下內容進行了核查: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指定了專門的人員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工作;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制定了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消耗臺賬記錄,臺賬記錄與實際情況一致;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建立了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文件保存和歸檔管理制度,并遵照執行;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建立了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內部審核制度,并遵照執行。

        3.8       其他核查發現

        無。



        4         核查結論

        通過文件評審、現場訪問、核查報告編寫及內部技術復核,核查組對排放單位2017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報告形成如下核查結論:

        4.1       核算、報告與方法學的符合性

        排放單位的核算與報告均符合方法學《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核查組對本排放報告出具肯定的核查結論。

        4.2       本年度排放量的聲明

        經核查的直接和間接排放量與最終排放報告中的一致。具體聲明如下:

         STYLEREF 1 \s 4- SEQ  \* ARABIC \s 1 1經核查的排放量

        年度

        2017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tCO2

        30.6296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tCO2

        17502.9021

        工業過程排放(tCO2

        0

        企業凈購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CO2排放(tCO2

        144450.6588

        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tCO2

        161984.1906

        4.3       核查過程未覆蓋到的問題的描述

        無。


        5         附件

        附件1:不符合清單

        序號

        不符合描述

        排放者原因分析

        排放者采取的糾正及糾正措施

        核查結論

        1

        排放單位未進行初始填報

        排放單位不了解如何填報

        排放單位已完成最終填報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已完成最終填報


        附件2:對今后核算活動的建議

        1)建議排放單位基于現有的能源管理體系,根據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和細化二氧化碳核算報告的質量管理體系內的規定;

        2)積極與電力公司及天然氣公司溝通,未來進行電表及天然氣表校驗時,努力獲取相應的校驗證書及相關信息;

        3)加強移動源能源消耗統計工作,如柴油、天然氣等統計工作,進一步規范能源消耗臺賬。
        附件3:參考文件

        序號

        文件

        1

        營業執照

        2

        企業簡介

        3

        工藝流程圖

        4

        廠區布局圖

        5

        雙瑞萬基主要設備能耗一覽表

        6

        企業主要產品產量表(還蒸報表)

        7

        2017年年產量及原材料消耗量統計

        8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9

        財務提供的企業水電計算表

        10

        電費發票

        11

        電費結算單

        12

        熱力發票

        13

        熱力結算單

        14

        《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





        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

        2017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報告






















        核查機構名稱:河南卡斯特環??萍加邢薰?u>

        報告簽發日期:2018年8月10日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

        組織)名稱

        洛陽雙瑞萬基鈦業

        有限公司

        地址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產業集聚區

        聯系人

        王麗娟

        聯系方式

        0379-67325307/15194551209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是否是委托方? √ □否,如否,請填寫以下內容。

        委托方名稱        /        地址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電話、email       /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所屬行業領域

        工業其他(冶金行業)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是否為獨立法人

        核算和報告依據

        《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

        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初始)版本/日期

        /

        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最終)版本/日期

        2018810

        排放量

        按指南核算的企業法人邊界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tCO2e

        按補充數據表填報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tCO2e

        初始報告的排放量

        /

        /

        經核查后的排放量

        161984.1906

        /

        初始報告排放量和經核查后排放量差異的原因

        企業未進行初始填報

        /

        核查結論

        1.排放報告與核算指南的符合性;

        經核查,核查組確認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提交的2017年度最終版排放報告中的企業基本情況、核算邊界、活動水平數據、排放因子數據以及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相關要求;

        2.排放量聲明

        按照核算方法和報告指南核算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聲明(包括六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和溫室氣體總排放量。

        年份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噸)

        能源作為 原材料用途CO2排放(噸)

        工業過程排放(噸)

        凈購入電力隱含的排放(噸)

        凈購入熱力隱含的排放(噸)

        總排放量(噸)

        2017

        30.6296

        17502.9021

        0

        125015.9684

        19434.6904

        161984.1906

        3.排放量存在異常波動的原因說明:

        無。

        4.核查過程中未覆蓋的問題或者特別需要說明的問題描述。

        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2017年度的核查過程中無未覆蓋或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

        核查組長

         

        簽名

        日期

        20180810

        核查組成員

           李俊峰  王興魏

        技術復核人

         

        簽名

        日期

        2018810

        批準人

        孫曉波

        簽名

        日期

        2018810


          


         TOC \o "1-3" \h \z \u 1                  概述... PAGEREF _Toc521670799 \h 1

        1.1              核查目的... PAGEREF _Toc521670800 \h 1

        1.2              核查范圍... PAGEREF _Toc521670801 \h 1

        1.3              核查準則... PAGEREF _Toc521670802 \h 2

        2                  核查過程和方法... PAGEREF _Toc521670803 \h 3

        2.1              核查組安排... PAGEREF _Toc521670804 \h 3

        2.2              文件評審... PAGEREF _Toc521670805 \h 3

        2.3              現場訪問... PAGEREF _Toc521670806 \h 4

        2.4              核查報告編寫及內部技術復核... PAGEREF _Toc521670807 \h 5

        3                  核查發現... PAGEREF _Toc521670808 \h 6

        3.1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 PAGEREF _Toc521670809 \h 6

        3.2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設施邊界及排放源識別... PAGEREF _Toc521670810 \h 12

        3.2.1          邊界識別... PAGEREF _Toc521670811 \h 12

        3.2.2          固定排放設施識別... PAGEREF _Toc521670812 \h 12

        3.3              核算方法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13 \h 13

        3.4              核算數據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14 \h 14

        3.4.1          活動水平數據的符合性... PAGEREF _Toc521670815 \h 14

        3.4.2          排放因子數據的符合性... PAGEREF _Toc521670816 \h 21

        3.5              法人邊界排放量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17 \h 23

        3.5.1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18 \h 23

        3.5.2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19 \h 24

        3.5.3          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20 \h 24

        3.5.4          企業凈購入電力隱含的CO2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21 \h 24

        3.5.5          企業凈購入熱力隱含的CO2排放... PAGEREF _Toc521670822 \h 24

        3.5.6          排放量匯總... PAGEREF _Toc521670823 \h 24

        3.6              配額分配相關補充數據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24 \h 25

        3.7              質量保證和文件存檔的核查... PAGEREF _Toc521670825 \h 25

        3.8              其他核查發現... PAGEREF _Toc521670826 \h 25

        4                  核查結論... PAGEREF _Toc521670827 \h 26

        4.1              核算、報告與方法學的符合性... PAGEREF _Toc521670828 \h 26

        4.2              本年度排放量的聲明... PAGEREF _Toc521670829 \h 26

        4.3              核查過程未覆蓋到的問題的描述... PAGEREF _Toc521670830 \h 26

        5                  附件... PAGEREF _Toc521670831 \h 27

        附件1:不符合清單... PAGEREF _Toc521670832 \h 27

        附件2:對今后核算活動的建議... PAGEREF _Toc521670833 \h 28

        6                  排放單位提供的部分支持性文件:... PAGEREF _Toc521670834 \h 30



        1         概述

        1.1       核查目的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7]1989號)、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的要求,河南卡斯特環??萍加邢薰惊毩⒐亻_展核查工作,確保數據完整準確。核查的具體目的包含如下內容:

        -       確認受核查方提供的二氧化碳排放報告及其支持文件是否是完整可信,是否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

        -       確認受核查方提供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補充數據》(以下簡稱《補充數據》)及其支持文件是否完整可信,是否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和補充數據表填寫的要求;

        -       根據《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對記錄和存儲的數據進行評審,確認數據及計算結果是否真實、可靠、正確。

        1.2       核查范圍

        此次核查范圍為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排放單位”)核算邊界內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碳排放權交易配額數據(暫未涉及),涉及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及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1.3       核查準則

        根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第三方核查參考指南》和《排放監測計劃審核和排放報告核查參考指南》,為了確保真實公正獲取受核查方的碳排放信息,本項目的核算準則包括:

        -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17號)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7〕1989號)

        -       《排放監測計劃審核和排放報告核查參考指南》

        -       《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核算指南”)

        -       《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 17167-2006)

        -       《DL/T448-2000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程》

        -       IPCC 編制指南及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




        2         核查過程和方法

        2.1       核查組安排

        根據審核員的專業領域和技術能力、二氧化碳重點排放單位的規模和經營場所數量等實際情況,河南卡斯特環??萍加邢薰举|量管理委員會指定了本項目的核查組組成及技術復核人。

        核查組由不少于兩名有備案資質的核查員組成,其中至少一人具備該行業領域的備案資質,并指定一名核查組長。并指定不少于一名技術復核人做質量復核,技術復核人為具備該行業領域備案資質的核查員。核查組組成及技術復核人見 REF _Ref382506025 \h  \* MERGEFORMAT 表3-1和 REF _Ref382510002 \h  \* MERGEFORMAT 表3-2。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核查組成員表

        序號

        姓名

        核查工作分工

        1

        魏凱

        核查組組長

        主要負責項目分工及質量控制,并參加現場訪問

        2

        賀松

        核查組成員

        主要負責文件評審、撰寫核查報告,并參加現場訪問

        3

        李俊峰

        核查組成員

        參與文件評審、撰寫核查報告

        4

        王興魏

        核查組成員

        參與文件評審以及撰寫核查報告,并參加現場訪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技術復核組成員表

        序號

        姓名

        核查工作分工

        1

        楊濤

        質量復核

        2.2       文件評審

        核查組于2018年7月19日對如下文件進行了文件評審:二氧化碳重點排放單位提供的支持性文件,詳見核查報告附件3 “參考文件”。

        核查組通過評審以上文件,識別出現場訪問的重點為:現場查看企業的實際排放設施和測量設備,現場查閱企業的支持性文件,通過交叉核對判斷排放報告中的活動水平和排放因子數據是否真實、可靠、正確。

        核查組在評審最終排放報告的基礎上形成核查發現及結論,并編制本核查報告。

        2.3       現場訪問

        核查組于2018年7月20日對排放單位進行了現場訪問?,F場訪問的流程主要包括首次會議、收集和查看現場前未提供的支持性材料、現場查看相關排放設施及測量設備、與排放單位進行訪談、核查組內部討論、末次會議6個子步驟?,F場訪問的時間、對象及主要內容如 REF _Ref382510764 \h  \* MERGEFORMAT 表3-3所示: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3現場訪問記錄表

        時間

        訪談對象

        (姓名/職位)

        部門

        訪談內容

        2018720

        綜合

        ?  簡介排放單位的基本情況;

        ?  介紹開展能源管理與節能環保工作的成果及未來計劃。

        ?  介紹排放單位企業用能及能源管理現狀;

        ?  帶領核查員檢查現場的排放設施及測量設備及回答相關問題;

        ?  回答數據的監測、收集和獲取過程有關問題。

        2018720

        安環

        文件評審及現場訪問的核查發現將具體在報告的第三部分詳細描述。

        2.4       核查報告編寫及內部技術復核

        核查組于2018年8月8日編制出核查報告初稿,2018年8月10日形成最終核查報告。

        為保證核查質量,核查工作實施組長負責制、技術復核人復核制、質量管理委員會把關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即對每一個核查項目均執行三級質量校核程序,且實行質量控制前移的措施及時把控每一環節的核查質量。核查工作的第一負責人為核查組組長。核查組組長負責在核查過程中對核查組成員進行指導,并控制最終排放報告及最終核查報告的質量;技術復核人負責在最終核查報告提交給客戶前控制最終排放報告、最終核查報告的質量;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核查工作整體質量的把控,以及報告的批準工作。


        3         核查發現

        3.1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

        核查組通過評審排放單位的《營業執照》以及《機構簡介》、查看現場、現場訪談排放單位,確認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如下:

        (一)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簡介

        -       排放單位名稱: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03237751167548

        -       所屬行業:其他貴金屬冶煉(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法人代表:姜建偉

        -       注冊資本金:43100萬元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

        -       成立時間:2005年5月19日

        -       所有制性質:國有企業

        -       隸屬關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二)排放單位的組織機構

        排放單位的組織機構圖如 REF _Ref382511030 \h  \* MERGEFORMAT 圖 3?1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副總經理(生產安全)


        副總經理(工程保障)


        副總經理(質量技術)


        質量管理部


        銷售部



        財務部

        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

        安環部

        公司辦公室





        技術中心

        財務總監


        采購部

        成品車間


        還蒸車間    


        電解車間


        氯化車間


        機電車間


        。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排放單位使用的能源品種

        排放源

        能源品種

        直接/間接排放設施

        直接排放

        天然氣

        食堂使用等

        柴油

        叉車等消耗

        石油焦

        能源作為原材料排放

        間接排放

        電力

        電解槽、還蒸爐、擴散泵、空壓機、職工宿舍等消耗

        熱力

        循環水熱水泵、循環水冷水泵使用消耗。

        -       能源計量統計情況:排放單位具有詳細的企業《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其中包含企業柴油、天然氣、電力和熱力月消耗量等。

        -       能源審計情況:未做能源審計。

        -       年度能源統計報告:未向統計局上報天然氣、熱力、電力以及汽油消耗量。

        (五)二氧化碳重點排放單位的廢棄物處理現狀

        排放單位不涉及廢棄物處理。

        (六)以往年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履約情況

        排放單位為非重點排放單位,未納入全國及試點碳交易市場,無需履約。

        綜上所述,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中排放單位的基本信息真實、正確。

        3.2       二氧化碳排放單位的設施邊界及排放源識別

        3.2.1        邊界識別

        通過文件評審及現場訪問過程中查閱相關資料、與受核查方代表訪談,核查組確認受核查方為洛陽雙瑞萬基鈦業有限公司,因此企業邊界為受核查方控制的所有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以及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經現場勘查確認,受核查企業邊界為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產業集聚區內,不涉及下轄單位或分廠。

        核算和報告范圍包括:化石燃料燃燒、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工業生產過程排放、企業凈購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CO2排放。核查組通過文件評審、與企業相關人員交談、現場核查,確認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種類為二氧化碳。

        因此,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終版)》的核算邊界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

        3.2.2        固定排放設施識別

        核查組通過查看現場、審閱《企業簡介》、《工藝流程圖》、《廠區布局圖》、《雙瑞萬基主要設備能耗一覽表》、《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以及現場訪談排放單位,確認核算邊界內的排放設施和排放源信息 REF _Ref382511823 \h  \* MERGEFORMAT 表3-2所示。核查組對所有的設施進行了現場核查。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排放單位碳排放源識別表

        序號

        排放源

        分類

        設備名稱/規格型號

        臺數

        設備位置

        備注(2017年設施的變化情況:新投產、退出)

        1

        凈購入電力

        電解槽(非標設備)

        14

        電解工序

        -

        2

        凈購入電力

        氯壓機(LYJ1800-3.5

        5

        氯氣工序

        -

        3

        凈購入電力

        鎂精煉爐(非標設備)

        6

        電解工序

        -

        4

        凈購入電力

        還蒸爐(非標設備)

        47

        還蒸工序

        -

        5

        凈購入電力

        滑閥泵(H-8A

        118

        還蒸工序

        -

        6

        凈購入電力

        擴散泵(KT-800

        47

        還蒸工序

        -

        7

        凈購入電力

        循環水冷水泵(KQW/C200/435-(10/4CT

        6

        公司公輔系統

        -

        8

        凈購入電力

        循環水熱水泵(GTW250-315B

        6

        公司公輔系統

        -

        9

        凈購入熱力

        E500換熱器(0.4t/t-TiCl4,年產40000TiCl4

        2

        四氯化鈦工序

        -

        10

        凈購入熱力

        E502換熱器(0.35t/t-TiCl4,年產40000TiCl4

        1

        四氯化鈦工序

        -

        核查組確認排放單位僅涉及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能源的原材料用途排放、企業凈購入電力以及熱力隱含的CO2排放,不涉及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3.3       核算方法的核查

        核查組通過評審2017年排放報告,確認排放單位的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活動水平數據、排放因子符合《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要求。

        3.4       核算數據的核查

        3.4.1        活動水平數據的符合性

        核查組通過查閱支持性文件及訪談排放單位,對排放單位的每一個活動水平數據的核算參數的單位、數據來源、監測方法、監測頻次、記錄頻次、數據缺失處理進行了核查,并對數據進行了交叉核對。

        核查組對活動水平數據的具體核對結果如下:

        1)活動水平數據1天然氣消費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3對天然氣消費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0.5979

        單位

        萬立方米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的數據一致。

        監測方法

        天然氣表測量

        監測頻次

        連續監測

        記錄頻次

        每月記錄、每年匯總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天然氣消費量的數據核對具體數據見 REF _Ref382512052 \h  \* MERGEFORMAT 3-4。無其他交叉核對數據。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消費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耗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天然氣消耗供食堂使用,消耗量較低,核查組確認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4天然氣消耗量的月數據核對 (單位:萬Nm3

        月度

        天然氣消耗量(Nm3

        原材料消耗情況統計表

        1

        0.0636

        2

        0.0000

        3

        0.1603

        4

        0.0000

        5

        0.0000

        6

        0.1221

        7

        0.0000

        8

        0.0000

        9

        0.1484

        10

        0.1035

        11

        0.0000

        12

        0.0000

        總計

        0.5979

        排放報告

        總計

        0.5979

        2)活動水平數據2天然氣平均低位發熱值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5 對天然氣的平均低位發熱值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389.31

        單位

        GJ/Nm3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平均低位發熱值數據正確。

        3)活動水平數據3電力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6 對電力消耗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237808.5760

        單位

        兆瓦時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REF _Ref382512332 \h  \* MERGEFORMAT 3-7所示,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中電力消耗的數據一致。

        監測方法

        電表測量

        監測頻次

        連續監測

        記錄頻次

        每月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電力消費量的數據核對具體數據見 REF _Ref382512332 \h  \* MERGEFORMAT 3-7。結論如下:

        1)電費發票: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的電費發票,發票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電力消耗數據分別相差-5.02%-5.63%,經與排放單位確認,兩者統計周期不同,發票數據不能體現車間實際消耗情況,存在一定差異。

        2電力消耗明細單: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各車間電力消耗明細單,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電力消耗數據分別相差-0.1%-0.8%,兩者存在略微差異,經與排放單位確認,制表周期不同,核查組確認,企業能源消耗月報表數據準確。

        3)財務提供的數據統計表:核查組核對了財務提供的電力月度消耗統計表,其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的數據相差-11.28%,經與排放單位確認,財務統計數據與購買電力,不能代表企業實際能源消耗量,且兩者統計周期不同。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電力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實際能源消耗量統計出來的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電力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7電力消耗量的數據核對(單位:兆瓦時)

        月份

        最終

        排放報告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數據源)

        電費發票

        電力消耗明細單

        財務數據統計表

        1

        237808.5760

        19818.5460

        /

        /

        18835.845

        2

        20123.8220

        /

        /

        20800.208

        3

        19086.9790

        /

        /

        1531.251

        4

        20402.4630

        /

        /

        19379.062

        5

        19833.4190

        18837.799

        19812

        18840.685

        6

        20689.9100

        /

        /

        19680.699

        7

        19250.7820

        /

        /

        18286.231

        8

        20395.9590

        /

        /

        19862.391

        9

        20485.5080

        /

        /

        19521.243

        10

        20071.6440

        18941.724

        19909.9

        18941.724

        11

        18339.6810

        /

        /

        17427.482

        12

        19309.8630

        /

        /

        17882.25

        合計

        237808.5760

        237808.5760

        /

        /

        210989.071

        4)活動水平數據4熱力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8對熱力消耗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176679.0040

        單位

        GJ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監測方法

        流量計監測

        監測頻次

        連續監測

        記錄頻次

        每次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熱力消費量的數據核對具體數據見表3-9。結論如下:

        1)購買熱力發票: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的熱力發票,發票數據為熱量噸數,根據排放單位提供的蒸汽溫度壓力[1](蒸汽溫度:280-290℃,壓力0.8-1.2MPa,流量4.5-4.6M3/h),同時根據《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中公式(21)將質量單位計量的蒸汽轉換為熱量 ,具體計算公式為蒸汽熱量=蒸汽質量×(蒸汽焓值-83.74)×10-3,通過計算發現兩者相差11.3%,通過熱量噸數計算得到熱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焓值取定,會存在一定誤差,核查組以企業能源消耗統計表為準。

        2熱力消耗明細單:核查組隨機抽查了排放單位5月和10月的熱力結算明細表,結算表數據為熱量噸數,根據排放單位提供的蒸汽溫度壓力(蒸汽溫度:280-290℃,壓力0.8-1.2MPa,流量4.5-4.6M3/h),同時根據《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中公式(21)將質量單位計量的蒸汽轉換為熱量 ,具體計算公式為蒸汽熱量=蒸汽質量×(蒸汽焓值-83.74)×10-3,通過計算發現兩者相差11.3%,通過熱量噸數計算得到熱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焓值取定,會存在一定誤差,核查組以企業能源消耗統計表為準。

        3)財務提供的數據統計表:核查組核對了財務提供的熱力月度消耗統計表,其中的數據與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的數據相差11.82%,經與排放單位確認,過熱量噸數計算得到熱量,受各種因素影響,如焓值取定,會存在一定誤差,核查組以企業能源消耗統計表為準。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熱力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熱力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9熱力消耗量的數據核對(單位:吉焦)

        月份

        最終排放報告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數據源)

        購熱發票

        熱力消耗明細單

        財務數據統計表

        1

        176679.004

        17214.336

        /

        /

        19166.86602

        2

        17256.528

        /

        /

        19213.84364

        3

        17264.439

        /

        /

        19222.65194

        4

        17264.439

        /

        /

        19222.65194

        5

        13066.335

        14548.37946

        14548.37946

        14548.37946

        6

        13348.494

        /

        /

        14862.54225

        7

        13493.529

        /

        /

        15024.02779

        8

        13815.243

        /

        /

        15382.23209

        9

        13838.98

        /

        /

        15408.657

        10

        13867.983

        15440.95411

        14548.37946

        15440.95411

        11

        11834.856

        /

        /

        14028.68962

        12

        14413.842

        /

        /

        16048.72697

        合計

        176679.004

        176679.004

        /

        /

        197570.2228

        5)活動水平數據5柴油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0對石油焦耗量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5.7178

        單位

        數據來源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統計數據見表3-13。

        監測方法

        按批次監測

        監測頻次

        每天監測,并進行匯總

        記錄頻次

        按批次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無法進行交叉核對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柴油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汽油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1對柴油消耗量數據核對

        月度

        柴油使用量(t

        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

        1

        0.3995

        2

        0.6205

        3

        0.357

        4

        0.506

        5

        0.366

        6

        1.3685

        7

        0.45135

        8

        0.2805

        9

        0.3655

        10

        0.3528

        11

        0.1913

        12

        0.4588

        總計

        5.7178

        排放報告

        總計

        5.7178

        6)活動水平數據6柴油平均低位發熱值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2對柴油的平均低位發熱值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42.652

        單位

        GJ/t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柴油平均低位發熱值數據正確。

        7)活動水平數據6石油焦消耗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3對石油焦消耗的核查

        確認的數據值

        5341

        單位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企業2017年產量、消耗明細統計表,統計數據見表3-14。

        監測方法

        /

        監測頻次

        /

        記錄頻次

        按批次記錄

        數據缺失處理

        無缺失

        交叉核對

        無法進行交叉核對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石油焦消耗量數據來自于企業能源消費月報表,經核查組確認,石油焦消耗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4對石油焦消耗量數據核對

        月度

        石油焦使用量(t

        企業2017年產量、消耗明細統計表

        1

        423

        2

        493

        3

        411

        4

        440

        5

        493

        6

        414

        7

        408

        8

        399

        9

        489

        10

        435

        11

        436

        12

        500

        總計

        5341

        排放報告

        總計

        5341

        針對活動水平數據,核查組開出了以下不符合,詳細描述及糾正措施見核查報告附件1。

        NC01: 排放單位未進行初始填報。

        排放單位在最終排放報告中進行了糾正,并采取了糾正措施,核查組通過再次核查確認不符合已關閉。

        綜上所述,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中的所有活動水平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3.4.2        排放因子數據的符合性

        核查組通過評審2017年排放報告及訪談排放單位確認,核查組針對排放單位的每一個排放因子的核算參數進行了核查,確認相關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

        1)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5對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的核查

        數據值

        15.3

        單位

        tC/TJ

        數據來源

        《核算指南》附錄二2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單位熱值含碳量數據正確。

        2)天然氣氧化率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6對天然氣碳氧化率的核查

        數據值

        99%

        單位

        -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天然氣的碳氧化率數據正確。

        3)電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7對間接排放系數的核查

        數據值

        0.5257

        單位

        tCO2/兆瓦時

        數據來源

        采用華中區域電網平均排放因子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電力消耗排放因子數據正確。

        4)熱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8對熱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的核查

        數據值

        0.11

        單位

        tC/GJ

        數據來源

        國家主管部門公布的熱力供應排放因子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熱力消耗間接排放系數數據正確。

        5)柴油單位熱值含碳量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19對柴油單位熱值含碳量的核查

        數據值

        20.2

        單位

        tC/TJ

        數據來源

        《核算指南》附錄二2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柴油單位熱值含碳量數據正確。

        7)柴油氧化率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0對柴油碳氧化率的核查

        數據值

        98%

        單位

        -

        數據來源

        由于企業暫不具備自測條件,因此采用《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缺省值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柴油的碳氧化率數據正確。

        8)石油焦排放因子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1對石油焦排放因子的核查

        數據值

        3.2771

        單位

        t CO2/t

        數據來源

        《核算指南》中未直接給出石油焦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因子,根據MRV解答平臺蘭炭的含碳量可以根據蘭炭低位發熱值乘以單位熱值含碳量計算得到,石油焦的排放因子采用以上計算方法,即根據《核算指南》附錄二中的石油焦低位熱值*單位熱值含碳量*44/12得到石油焦能源作為原材料的排放因子。

        核查結論

        最終排放報告中的石油焦排放因子數據正確。

        綜上所述,核查組確認排放報告中的所有排放因子數據真實、可靠、正確,且符合《核算指南》要求。

        3.5       法人邊界排放量的核查

        根據上述確認的活動水平數據及排放因子,核查組重新驗算了受核查方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結果如下。

        3.5.1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2對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核查

        年度

        種類

        消耗量(萬Nm3

        低位發熱量(GJ/Nm3

        單位熱值含碳量

        tC/TJ)

        碳氧化率(%)

        折算因子

        排放量

        t CO2

        總排放量(t CO2

        A

        B

        C

        D

        E

        F=A*B*10-5*C*D*E

        2017

        天然氣

        0.5979

        389.31

        15.30

        99

        44/12

        12.9280

        30.6296

        柴油

        5.7178

        42.652

        20.2

        98

        44/12

        17.7016


        3.5.2        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3對能源作為原材料用途排放的核查

        年度

        種類

        消耗量(萬Nm3

        排放因子(t CO2/t

        排放量

        t CO2

        總排放量(t CO2

        A

        B

        F=A*B

        2017

        石油焦

        5341.0000

        3.2771

        17502.9021

        17502.9021

        3.5.3        工業生產過程排放

        不涉及。

        3.5.4        企業凈購入電力隱含的CO2排放

         STYLEREF 1 \s 3- SEQ  \* ARABIC \s 1 24對企業凈購入電力隱含的CO2排放的核查

        年度

        外購電力量(MWh

        電力排放因子(tCO2/MWh

        電力間接排放量(tCO2

        A

        B

        C=A*B

        2017

        237808.5760

        0.5257

        125015.9684

        3.5.5        企業凈購入熱力隱含的CO2排放

         STYLEREF 1 \s 3